开明出版社9月好书榜出炉!
时间:2024-10-14 09:09:31 点击:293 作者:郑苗苗
借用演说家查理·琼斯的话说,“除了你遇见的人和读过的书之外,五年后,你还是今天的你。”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智者对话。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开明出版社9月好书榜”吧!
榜单第一名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天文历法》
作者:冯时
书号:978-7-80205-935-1
定价:¥ 470.00
作者简介
冯时,1958年10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学报》副主编,主要从事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学研究。将中国天文考古学有确证可考的历史自过去的公元前1000年提前至公元前4500年,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著有《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出土古代天文学文献研究》、《古文字与古史新论》,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和天文考古学,包括商周考古学、天文年代学、先秦史、古代思想史、历史文献学及科技史。冯时先生主要学术贡献可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一、天文考古学研究。二、商周年代学研究。他利用甲骨文、金文资料,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商周天文历法的若干问题,为重建商周年代和历史奠定了基础。三、古文字学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天文历法》以物质文化遗存为点和面,以中国发展进程为线,运用考古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天文历法的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科学、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大量精美图片,力求图文并茂,旨在透过物质文化遗存的演变规律和它们身上折射的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科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各种信息,揭示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弥补中国历史研究只重视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而轻视物质文明历史的不足,还原历史本来面貌。
榜单第二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书系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作者:张弛 田宝伟 郑日昌
书号:978-7-5131-4963-1
定价:¥ 60.80
作者简介
张驰,副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产妇及儿童创伤专委 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特殊职业群体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危机干预指导专家。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特邀心理专家。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家庭教育及家校共育等方面工作。
田宝伟,博士,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北京高教学会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高校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面的工作。
郑日昌,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率先开设心理测量、心理咨询课程,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发展,推动心理学在社会上广泛应用,被称为中国心理学应用的拓荒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内容简介
为了促进第二层次教育(即体验式教育)不断规范化和深入化,《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编写组认真讨论了当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学习期间可能面对的各种心灵成长问题,结合大家进行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的实践经验,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本书的目标是有趣有益(有趣,学生爱上;有益,上了有用),内容设置按照团体心理辅导发展的顺序以及单个部分由浅入深两条思路交叉进行,包括团体心理辅导总论和心理训练的设计与实施,在总论中简要介绍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意义及理论基础,而在设计与实施部分通过热身及相识、团体建设来展现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操作步骤等。
各章自成一体,同时各章间又逐步递进,并设计了可操作性的活动,是由编写者在带活动的实践基础上精挑细选或精心设计出来的,甚至活动的顺序就是编写者在实际上课或学习时具体的操作过程。对于每一个活动,编写者均详细地说明了活动目的、时间材料和场地要求、实施程序、领导者提问角度及解说要点、注意事项、内容和形式上的拓展,以及与本活动有关的知识点等。编写者选择一个典型活动作为例子,详细地描述了该活动的实施过程、领导者与学生的互动、领导者的观察和感悟以及团体学生的反馈,期望能够带给读者身临境的感觉。
榜单第三名
《君子乃器:中职教育杂谈》
作者:李东霖
书号:978-7-5131-8994-1
定价:¥ 68.00
作者简介
李东霖,西安新纪元烹饪技工学校校长,陕西宇民教育集团副董事长,民进中央企业家联谊会委员,民进陕西省委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政协常委,民进西安市委会副主委。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讲述中职教育的书。作者开篇从现代视角下的孔子教育观切入,进而分十一章,抽丝剥茧般层层深入,引用相关典故,列举大量实例,进而论证核心思想:不管任何人,只要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内尽情施展智慧和能力,将它做到最优化,都可以取得崇高的职业成就,都对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都应得到社会的尊敬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