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国语课》,一部中国初中语文教材的奠基作
时间:2024-11-25 10:37:20 点击:110 作者:郑苗苗
1955年12月叶圣陶(前排左一)与顾颉刚(后排右一)、周振甫(前排右一)在北海合影
1923年,叶圣陶、顾颉刚编辑出版了初中语文教科书《新学制初级中学用国语教科书》(以下简称《初中国语课》),这是我国现代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奠基作,是当时商务印书馆“最完善、最进步之本”。
为纪念叶圣陶诞辰130周年,开明出版社对这部百年经典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特邀叶圣陶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商金林,以及北京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清华附中语文教师李淑英,共同进行细致校注,使之不仅具备史料研究的收藏价值,还融合了当代文学阅读的实用性,成为一部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编写背景
《新学制初级中学用国语教科书》第一册封面,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1912年,教育总长蔡元培改革了1902年制定的壬寅学制,次年又作了部分修改,合称壬子癸丑学制,将中学由五年改为四年。
1922年10月,第七届全国教育会议在广州召开,议决学校用六三三制(即壬戌学制,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中学始分初、高两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学制变了,教科书就得跟着“从新”。
学制改变后,商务印书馆本着“教科书”先行的理念,委托叶圣陶拟定《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草案)》,呈送江苏省教育会报批后,作为编制《初中国语课》的依据。
初期,由叶圣陶、顾颉刚二人作为编书主力,完成了《初中国语课》六册的出版。后来,顾颉刚因专心学术研究逐渐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辑一职。
1923年12月以后,《初中国语课》的再版与修订工作全系于叶圣陶一人。
在这情况下问世的《初中国语课》有着许许多多的闪光点。
编写理念
《初中国语课》作为当时正规的“部颁教材”,经过了“大学院”的审定,一经面世就受到学界的青睐,在那段时间内累计再版100余次。
再版过程中,叶圣陶针对“切合现代生活”的定位,还对“编辑大意”进行不断地补充和修改,强调了“课本按年递增,最合进程”“选辑以具有真见解、真感情、真艺术,不违反现代精神,而又适合学生领受为标准”“本书第一、二册酌采语文对译方法使语文过渡”,突出语文教育“育人”在先的理念。
内容亮点
一、课文“务必适合学生诵读”
针对不适宜的内容或者冗长的内容,在不影响原文主旨风貌的情况下进行节录或删节,使其更适合初中生阅读。
二、注释详尽,文化含量高
从第三册开始,古文比例逐步提高,为帮助理解,叶圣陶、顾颉刚用清晰、详尽的注释辅助学生理解原文。以启发诱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采用“文白对照”的方式
针对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大胆采用“文白对照”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文言。将文言翻译成简洁流畅、忠于原作的白话文,帮助学生摆脱文言难学的阴影,逐步进入“潜心会本文”“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四、内容倚重先驱者和新文学家的创作和译作
收录了周作人、蔡元培、胡适、沈雁冰、鲁迅、叶圣陶等新文学作家的优秀作品。
其中便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鲁迅的《故乡》和《鸭的喜剧》、叶圣陶的《寒晓的琴声》、谢婉莹的《笑》等。真正做到了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为我国语文教科书的建构树立了崭新的里程碑。
五、编排科学,真正做到了“文白兼教”
作为新文学时期由古文到白话的过渡,《初中国语课》在编排上真正做到了文白兼教,并按照随年级增长白话文逐渐减少,文言文逐渐增多的合理设计,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由易到难,实现了现代文和文言文核心类型的全覆盖。
再编问世
作为我国初中语文的奠基作,《初中国语课》的内容极其丰富,涵盖散文、小说、诗歌、自传、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同时也包括戏曲、童话和神话等多种元素。这些内容大大丰富了孩子的语文知识,帮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和世界的广阔。
更为重要的是,本套书中大多数篇目历经百年仍被选入当下部编版初高中教材。这不仅证明了它的教育价值,也表明了它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开明出版社此次重新出版此书,离不开商金林和李淑英两位老师的细致校注和精心编辑。
他们保留原版精髓,从学术深度和实用性的角度出发,特别设置了作者简介和延伸阅读两大模块,旨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写作的能力和素养。
除此之外,该书版式设计美观大方,采用了双色印刷技术,并严格遵循行业通行标准进行简繁转换处理,使阅读无障碍。
基于内容的丰富性和影响力的深远性,《初中国语课》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和指导工具。学生们通过阅读这套书,可以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国语课(全六册)》
主编:叶圣陶 顾颉刚
校注:商金林 李淑英
书号:978-7-5131-8907-1
定价:¥ 268.00
购买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