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重教·实践育人·改革赋能——教师节读懂雷洁琼先生的教育智慧
时间:2025-09-15 16:07:46 点击:9 作者:郑苗苗
9月10日,我们迎来了第41个满载敬意的教师节。在这个向“人类灵魂工程师”致敬的特殊时刻,回望雷洁琼先生的教育生涯,其围绕教师教育构建的思想体系与实践路径,愈发凸显出厚重的时代分量。
这些凝聚着她毕生心血的理念,不仅深刻塑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生态,更以其前瞻性与指导性,持续为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前行注入不竭动力,真正做到了常学常新、常思常明。
重视教师地位与作用
雷洁琼深刻认识到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希望,在她看来,人的素质提升依赖教育事业的进步,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她多次呼吁社会重视教师,提高教师待遇,发表《教师最为辛苦 工资不容拖欠》《尊重教师就是关心未来》等文章,提出“要依法创造一个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环境”“教师既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要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
强调实践教学
自任教燕京大学开始,她就坚持自己讲授的课程必须以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同时又将这些课程和解决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她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底层,访贫民窟、进育婴堂、下清河、上定县、到门头沟等地进行实践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亲眼目睹社会现实,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她在《燕京大学社会服务工作三十年》中指出:“社会服务工作教学注重参观、访问、实地调查,指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接触实际,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社会问题,学习社会服务工作方法,锻炼社会服务工作能力。”
推动教师教育改革
以战略眼光关注教师教育改革,积极参与推动中国教育的法制化进程,鼓励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参加宪法草案的学习、讨论和宣传,强调“我们认为,尊师重教要做到经常化,不仅是教师节要开展尊师活动,而且要持久地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我们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会员绝大多数是文教工作者,其中中小学教师占百分之七十左右。对尊师重教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推动各级组织和全体会员,团结广大教师在当前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的教育改革中,积极参加教育改革的行列,为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献计献策。”从制度层面保障教师的权益,规范教师教育。
从为教师权益鼓与呼,到革新教学模式、推动制度完善,雷洁琼先生的教师教育思想,始终扎根于时代需求、心系教育本质。这些理念,不仅是对过往教育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成为激励当代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的精神财富,持续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智慧与力量。